2月28日,首届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,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、省教育厅副厅长蒋胜祥主持会议,省委教育工委书记、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,教育部国际司副巡视员徐永吉出席会议并讲话。省教育厅副巡视员丁天乐出席会议。全省各高校主要负责人,本科院校分管校(院)长,省教育厅相关处室、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。我院王昆欣院长参加会议并作交流发言,参加大会交流发言的院校还有浙江大学、浙江师范大学、温州医学院和浙江科技学院。
刘希平指出,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,是人民群众对新时期教育的新期盼,是解决我省高等教育深层次矛盾,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,更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。各高校要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,增强信心,提高认识,找准各自的着力点,主动承担起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任。
王昆欣院长在发言中回顾了我院在国际化办学中取得的成绩,并着重就推进国际化工学结合,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谈了学院的做法。近几年,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在国际化进程中主动交互与融合、探索和创新,在办学途径、教学手段、课程建设、实践教学、学术交流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,尤其在以境外旅游企业顶岗实习为核心的国际化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领域,不断解放思想、开拓创新,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果。学院积极拓宽国际合作渠道,加强与国际知名旅游高等院校以及世界品牌旅游企业合作,培养了一大批能适应国际化旅游需要的高素质人才。在国际化工学结合中注重合作伙伴的高端化、合作形式的多样化和合作路径的制度化,近十年来,学院累计派出境外实习生、交流生、重大国际活动服务人员达2600余名。通过几个月乃至一年的海外独立生活经历,帮助学生塑造自我约束、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独立面对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启发了思路,拓宽了视野,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王院长的发言对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化工学结合的背景、思路以及具体举措进行了详尽的阐述,得到了在座领导和与会人员的高度肯定。
(供稿 刘君 编辑 韩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