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6日,我院与上虞市人民政府签订校地紧密合作框架协议。省旅游局副局长、学院党委书记方敬华,中共上虞市委书记叶时金,上虞市副市长吕军,学院副院长徐云松,上虞市委组织部、市风景旅游局、市教育体育局、市农林渔牧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校地合作签约仪式。院长王昆欣主持签约仪式。
上虞是中国古代“三皇五帝”舜会百官之地,全球最早的青瓷发源地之一,九县通衢之所,区位优势明显,同时也是全国著名的“青瓷之乡”、“葡萄之乡”、“杨梅之乡”。上虞市从2007年提出了“四季鲜果之旅”这一旅游品牌,并于2010年开始正式实施,通过三次整合统一,已在长三角短途休闲市场逐渐崭露头角。
此次学院与上虞市人民政府的合作既是双方共同的需求,也是贯彻2011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。根据校地紧密合作的框架协议,我院与上虞市人民政府将共同成立“校地合作会商委员会”,由上虞市市长和我院院长担任“会商委员会”主任,副市长和学院分管副院长担任副主任,并以此为平台,在提升上虞市旅游行政管理队伍、旅游经营者队伍的综合素质,开展上虞市旅游从业人员学历提升教育、《上虞市旅游总体规划》修编、重点基地创A级景区、申报浙江省旅游度假区等方面,为上虞市旅游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。同时,我院组建旅游科研团队为上虞“四季鲜果之旅”提供市场研究、项目规划和产品开发等研究成果,为上虞旅游行业技术比武、星级饭店服务等方面提供培训和服务,并鼓励毕业生到上虞旅游企业就业、创业。上虞则通过设立奖教基金、创业平台等方面给予我院大力支持。
签约仪式上,叶时金表示,此次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,将为上虞市旅游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。他同时希望学院对上虞“四季鲜果之旅”旅游品牌给予更多指导,对旅游度假区的规划等给予更多支持,并以签约为契机,在未来取得更大更好更广的合作,实现双方的共赢发展。
方敬华在致辞中表示,此次与上虞市建立校地合作关系是学院与行业的又一次强强联合。学院将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校地合作,满足“三大需要”:一是为上虞市旅游业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需要。上虞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浙东新商都的打造,都需要人才;而学院专业建设,只有走“以服务为宗旨,以就业为导向,走产学研结合之路,紧密合作,才能培养所需所用人才。二是体现旅游学院为地方旅游行业发展服务价值的需要。旅游院校的生命力在于能够为行业发展、地方旅游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。当前,上虞市旅游业的转型升级,包括”四季鲜果之旅“的提升、白马湖旅游度假区的建设等都需要学院师资和科研力量的支撑,理应鼓励和支持团队深入地方,在合作中做实事。三是旅游学院自身提升和发展的需要。高职院校发展已经提出了“合作办学、合作育人、合作就业、合作发展”的新要求。这几年,高职院校尽管发展很快也很好,但毕竟校园发展有限,合作发展无限,只有融入到(行业)地方的合作,才能扩大办学空间,吸纳行业资源,拓展人才培养、教师提升的空间。
方敬华说,十年高职,尤其是国家骨干院校创建的实践深刻体会到:没有政府支持,学院就没有发展的基础;没有行业背景,学院就没有发展的活力;没有地方合作,学院就没有发展的成果。双方要以此为契机,加强三个合作:一是务实合作,二是创新合作,三是双赢合作,实现双方“在合作中共赢,在服务中发展,在创新中提升”的共同愿望。
《杭州日报》、《上虞日报》4月7日对我院与上虞市签订校地紧密合作协议进行了报道。
(供稿 章怀东 编辑 韩昱)